建构主义理论中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北京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的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谓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标签:教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