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原则
1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意义。①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③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首创精神、自我反馈、知识外化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三大要素。
2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连系的,在实际情境下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童话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的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
3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的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资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因特网上的信息)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支持和协作学生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只是一个促进和支持学习的场所。
4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向学习者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但是必须明确:这里利用这些媒体核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的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5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
标签:教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