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唱着古诗出台(摇头晃脑地背诵《牧童》)
乙:出台(边走边跳)
乙:(看到小明,突然停下)小明,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甲:小春,你好!我呀,我在背古诗呢。(得意扬扬状)
乙:背古诗呀?(不相信状)能背多少呀?
甲:(不好意思状)才,才背100来首呢。
乙:那也不错了呀。(突然提议)我来考考你吧。
甲:(高兴状)好呀,我正想找人帮我检查呢。
乙:那我就开始了。(装模作样)《春晓》
甲:这么简单啊,你听好了。(得意地背诵)
乙:那么厉害,再来!(思考了一会儿)《望天门山》
甲:(摇头晃脑地背诵)怎么样?
乙:诶,还不错。(快速地)《元日》
甲:(快速地背诵)
乙:《村居》
甲:(思考一会儿,再背诵)
乙:《浪淘沙》
甲:(抓抓头,想,背诵)
乙:诶,还不错。(很神秘地)不过,你有发现古诗有许多的不妥之处吗?
甲:(不相信状)古诗也有不妥的地方?
乙:当然。
甲:我不信。
乙:那我就让你开开眼界。
甲:好呀。
乙:你随便背一首你认为不错的诗吧。
甲:那我就背诵杜牧的《清明》吧。
乙:行。
甲:(背诵《清明》)
乙:我说这首诗好是好,就是太罗嗦。
甲:罗嗦?
乙:是呀。
甲:怎么个罗嗦法?
乙:你听好了(一副了不起的样子),“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清明”和“时节”就犯了重复的毛病。
甲:哦,有道理。
乙:我觉得应该要去掉“时节”两个字。
甲:诶,还满有道理的哩。
乙:再看下面的几句,“路上”与“行人”重复;“借问”是多余,“牧童”太死板。
甲:有这么多毛病呀?
乙:是呀,你看,这样一改,多好。(清清嗓子,装模作样)清明雨纷纷,行人与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甲:恩,是不错。不过,是凑巧吧。
乙:你可以,再试试呀。
甲:好,那我就来首《游园不值》吧。(背诵)
乙:(双手倒背,一副先生的样子)你听好,屐齿印苍苔,柴扉久不开。春色关不住,红杏出墙来。
甲:那我就来首五言的。(背诵《池上》)
乙:(思考状)恩,这首诗嘛,本来是不错的,就是太简单了,不够生动。
甲:(迷惑状)哦?
乙:我修改给你听。你听好,(边走来走去边背诵)三五小娃撑小艇,乘闲偷采白莲回。人小不知藏踪迹,身后浮萍一道开。
甲:啊,真的生动好多了哟。不过我还是要考一考你。(背诵《独坐敬亭山》)
乙:遥望众鸟高飞尽,翘首孤云独去闲。徘徊相看两不厌,眼前只有敬亭山。
甲:你真厉害,简直比大诗人还厉害。
乙:(正色状)你错了,不是我厉害,只是我读古诗的时候没有迷信而已。其实,那些流传下来的古诗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我们在学习它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所以——
合:(面向大家一起说)背诵古诗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标签:相声小品
发表评论